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古诗欣赏(一)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古诗欣赏(一)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古诗欣赏(一)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译文
水好像是眼波横流,山好像是眉峰攒聚。要问远行的人去哪里?有山有水风景很美的地方。
才送春天归去了,又要送君(鲍浩然)回去了。要是到江南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留住。
注释
1. 之:到,往。浙东:宋代置浙江东路,管辖绍兴以及婺、温、台、明、处、衢六州,即今浙江省钱塘江以东地区。
2. "水是"句:古人常以秋水喻美人之眼,这里反用。眼波:比喻目光似流动的水波。
3. "山是"句:《西京杂记》载卓文君容貌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后人遂喻美人之眉为远山,这里反用。
4. 盈盈:美好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上片着重写人。以眼波和眉峰比喻水和山。“眉眼盈盈”四字有两层意思,即写江南水的秀美,同时又写了他要见到的人物的脉脉含情,语带双关,扣得天衣无缝。可看出手法的高明。
下片着重写季节。而这季节又同归家者的心情配合得恰好。暮春时节春归人也归。结尾两句中的“春”,不仅是指季节方面,不要辜负大好春光,一定同它同住,而且又是指人事方面的。所谓人事方面的“春”,便是与家人的团聚,是家庭生活中的“春”。语带双关,聪明俏皮。
这首词,轻松活泼,比喻巧妙,耐人寻味,几句俏皮话,新而不俗,雅而不谑。
作者
王观(公元1035-1100年) ,字通叟,出生在如皋集贤里(今冒家巷)一个书香门弟。他少负盛名,邻里称奇。公元1051年,与堂弟王觌到京师求学于胡瑗门下。公元1057年,他进士及第,初任单州团练推官,不久改任秘书省校书郎。公元1073年,他因进《扬州赋》,受到神宗帝的赏识,赐“绯衣银章”,跻身于文武百官之列;接着提拔他任大理寺丞,掌管刑狱。后因《清平乐》一词,家王观委婉劝喻神宗帝不要沉湎于歌舞,见罪于帝母宣仁太后,被贬为江都知县。从此自号“逐客”,游历名山大川,笔耕不辍,逝于任所。著作有《诗文集》50卷,《天鬻子》、《冠柳集》、《维扬芍谱》各1卷。
王观在宋代坛的璀璨群星中,是引人注目的一颗,与高邮秦观齐名。《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王观词作中有代表性的一首。全文是:“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往。”前人吟咏别绪离愁的诗文多矣,大多离不开寓情于景,借物抒情,而王观则独辟蹊径,以拟人手法,将惜春伤别的心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堪称词林之上乘。
水是眼波 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 有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一直想要行人 鲍浩然 才使 方才王冠 宋代词人 以高邮的秦关并称二关家 有二年考中进士 曾历任大理寺丞 江都知县等 水好像是眼波横流 山好像是眉峰攒聚 远行的朋友要去哪里 要去风景绝佳的地方 刚刚送走了春天 现在又要和朋友你告别 如果你到了江南 千万要把春天留住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上片着重写人。以眼波和眉峰比喻水和山。“眉眼盈盈”四字有两层意思,即写江南水的秀美,同时又写了他要见到的人物的脉脉含情,语带双关,扣得天衣无缝。可看出手法的高明。
下片着重写季节。而这季节又同归家者的心情配合得恰好。暮春时节春归人也归。结尾两句中的“春”,不仅是指季节方面,不要辜负大好春光,一定同它同住,而且又是指人事方面的。所谓人事方面的“春”,便是与家人的团聚,是家庭生活中的“春”。语带双关,聪明俏皮。
这首词,轻松活泼,比喻巧妙,耐人寻味,几句俏皮话,新而不俗,雅而不谑。
蹊径的诗词有:《熙光·兢业初无蹊径》《示书生·知行蹊径固非艰》。
蹊径的诗词有:《熙光·兢业初无蹊径》《见侍者乞语为入道蹊径》。注音是:ㄒ一ㄐ一ㄥ_。拼音是:xījìng。结构是:蹊(左右结构)径(左右结构)。词性是:名词。
蹊径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蹊径xījìng。(1)路径;办法。
二、引证解释
⒈亦作“蹊_”。⒉指小路。引《吕氏春秋·孟冬》:“备边境,完要塞,谨关梁,塞蹊径。”汉王粲《从军》诗之五:“城郭生榛棘,蹊径无所由。”晋张载《七哀》诗之一:“蒙_荆棘生,蹊_登童竖。”南朝齐谢_《和徐都曹》:“桃李成蹊_,桑榆荫道周。”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牛至半途不循蹊径,负女渡岭_涧,直入乱山。”赵光荣《里湖纪游》诗:“蜿蜒入杳渺,蹊径从何寻?”⒊门径;路子。引《荀子·劝学》:“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此律,不谬蹊径。”明唐顺之《卓小仙草书歌》:“虽然奔放不可_,笔墨蹊径未尽遣。”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五:“又人学书情景妙合,风格自上,不为古役,不堕蹊_者,也。”清王韬《瓮牖馀谈·西儒实学》:“大_畴人之蹊_。”叶圣陶《倪焕之》十四:“对于这样另辟蹊径的教育宗旨与方法,自己确有坚强的信念。”
三、国语词典
小路。
四、网络解释
蹊径蹊径:汉语词汇蹊径:dc漫画旗下超级英雄蹊径(汉语词汇)蹊径,亦作“蹊迳”。意为路径;办法,也指小路。出处于《晏子春秋》:筑蹊径。《荀子·劝学》云: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有一成语名为另辟蹊径。意为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
关于蹊径的反义词
衰微萧条凋敝萧瑟
关于蹊径的诗句
前朝蹊径都旧入道蹊径无蹊径似颇识蹊径
关于蹊径的成语
另辟蹊径终南捷径蹊田夺牛_鼬之径别开蹊径旁蹊曲径桃蹊柳陌桃蹊柳曲饿虎之蹊桃李成蹊
关于蹊径的词语
终南捷径别开蹊径桃李成蹊另辟蹊径径一周三委肉虎蹊独辟蹊径直情径行蹊田夺牛桃蹊柳陌
关于蹊径的造句
1、他常常独辟蹊径,想出别人所不能想到的主意。
2、这篇散文好就好在独辟蹊径。
3、我国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独辟蹊径,改造乐器,创作新曲,订定指法,使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大放异彩。
4、萧规曹随固然省事,另辟蹊径却另有一番乐趣。
5、他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另辟蹊径,创造出一套新的教学方法。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蹊径的详细信息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贼平后送人北归古诗翻译和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贼平后送人北归》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司空曙。古诗全文如下: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前言:
《贼平后送人北归》是唐代诗人司空曙的作品。此诗前半部分诗人先回忆安史之乱爆发时与友人一起逃往南方;再写战乱平定后友人一人北归,诗人送行;后设想在这长长的岁月里,大家都在辗转他乡的过程中头生白发,战后故乡当残破不堪,也只有青山依旧了。诗的后半部分想像友人一路上早行晚停,回归故里,见到的只能是寒禽衰草。诗人写出了惜别友人之意,并曲折地表达了故国残破的悲痛之情。
注释:
(1)贼平:指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叛军首领史朝义率残部逃到范阳,走投无路,自缢身亡,“安史之乱”终被朝廷平定。北归:指由南方回到故乡,
(2)时清:指时局已安定。
(3)“旧国”句:意谓你到故乡,所见者也惟有青山如故。旧国:指故乡。
(4)残垒:即残破的壁垒,泛指遗留下来的痕迹。
翻译:
战乱时我和你一同逃到南方,时局安定你却独自北归家园。流落他乡头上已经生出白发,战后的家乡也只能见到青山。晓行要经过许多残破的营垒,夜里只能披星露宿荒凉故关。旷野里的飞禽与枯黄的野草,将处处伴随着你的悲苦愁颜。
赏析:
此诗意在感伤自己乱平之后独留南方,不能与朋友同来同返,并抒发了对乱后形势的忧虑之情。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首联交代送人北归的`原因,抒写自己不能还乡的痛苦,“世乱”之时,司空曙和友人一起逃到江南避难,如今天下已经太平,友人得以回去,自己仍滞留他乡,“独”字含义丰富,一指友人独自北还,一指自己独不得还,含有无限悲感。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上句“生白发”亦有双重涵义:一是形容乱离中家国之愁的深广,一是说时间的漫长,从战乱开始到结束,前后历时九年。“见青山”是说如友人回到故乡,田园庐舍肯定是一片废墟,所见也惟有青山如故。从这句起,以下都是想象北归人途中的心情和所见的景物。律诗讲究“起承转合”,一般在第三联转折,此诗却在第二联完成“承”“转”,章法上别具一格。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颈联及尾联单从友人方面落笔。“晓月”句想象其早行情景,“繁星”句虚拟其晚宿情景。这一联点明“残垒”。“故关”,为兵家必争之地,估计也残破不堪了。因而这一联着重写“贼平”后残破、荒凉之景,笔力所致,“描尽乱离之后荒乱风景”(王文濡《历代诗评注读本》)。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尾联继续虚写友人归途中所见所感。上句写景,“禽”和“草”本无知觉,而曰“寒禽”“衰草”,正写出诗人心中对乱世的感受。下句直接写“愁”,言愁无处不在,“愁”既指友人之愁,也兼含作者之愁,这里与一、二两联遥相呼应,针线细密,用笔娴熟。
这是一首酬赠诗,这类题材在“大历十才子”集中比比皆是,但多数思想平庸,艺术才力贫乏,缺少真情实感,这首诗却能独辟蹊径,通过送北归的感伤写出“旧国残垒”“寒禽衰草”的乱后荒败之景,由送别的感伤推及时代的感伤、民族的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