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致能(一作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南宋名臣、文学家。
范成大字什么号什么? 范成大字什么号什么哪个朝代人
范成大字什么号什么? 范成大字什么号什么哪个朝代人
范成大字什么号什么? 范成大字什么号什么哪个朝代人
范成大字什么号什么? 范成大字什么号什么哪个朝代人
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 [1] ),字至能 [2] (《宋史》等误作“致能” [3] ),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南宋名臣、文学家。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出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作为泛使出使金国,索求北宋诸帝陵寝之地,并争求改定受书之仪,不辱使命而还。乾道七年(1171年),自中书舍人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调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升任参知政事,此后相继知明州、建康府,颇著政绩。晚年退居石湖,并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范成大逝世,年六十八。累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 [4-5] ,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又称南宋四大家 [6] )。其作品在南宋时已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今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著作传世。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宋苏州吴县人。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
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
宋孝宗初,知处州,修复通济堰,民得灌溉之利。
乾道六年(1170),出使金国,不畏,不辱使命。
除中书舍人。
淳熙五年(1178),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奉祠。
后因病,退居故里石湖。
卒赠少师,追封崇国公,谥文穆。
素有文名,尤工于诗。
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范成大号此山居士和石湖居士。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他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南宋名臣、文学家。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出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作为泛使出使金国,索求北宋诸帝陵寝之地,并争求改定受书之仪,不辱使命而还。乾道七年(1171年),自中书舍人出知静江府。
淳熙二年(1175年),调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升任参知政事,此后相继知明州、建康府,颇著政绩。晚年退居石湖,并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范成大逝世,年六十八。累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范成大的历史评价
1、赵昚:卿气宇不群。卿南至桂广,北使幽燕,西入巴蜀,东薄邓海,可谓贤劳,宜其多疾。
2、赵惇:卿以文章德行,师表缙绅,受知圣父,致位丞弼,均佚方面,乃心王室,于天下事,讲之熟矣。
3、崔敦礼:包罗百氏,磅礴九流。以辉煌汗漫之作而执耳文盟,以博大高明之资而盱衡士类。
4、叶茵:千古湖山人物,万年翰墨文章。
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
范成大(1126-1193),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主要成就
1、知处州(今浙江丽水)时,范成大创义役、复堤堰、兴水利、建桥梁。
2、出知静江府(广西桂林)时,范成大厘盐政、奖士类修古迹。
3、出任四川制置使(后改管内制置使)时,范成大减酒税、罢科籴、练将士、修堡寨、蠲租赋、荐人才。
宋代诗人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宋史》等误作“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南宋名臣、文学家。